brahms

古典音乐发烧友。
爱好古建筑纪实摄影,如寺院、道观等。

发烧初哥学习唱片收藏常识有捷径吗?

有些公众感受到古典音乐之美,成为发烧友,说明欣赏天赋是有的,可喜可贺。

但在收藏唱片的学习中急于求成,今年成了发烧友,明年就要成为艺术史家、翻译家、见啥懂啥,那种心态不可取。

这事没有绝对的捷径可走。

咱要享受欣赏的过程,并不指望成为专家。欣赏久了,事实上成为专家则是水到渠成的事。

办法也不复杂。

自己收藏过的唱片,自己写出目录来,随时查阅。目录内容自然是出版者、唱片代码、作者、曲目、表演者、各段的时间长度、录音时间、录音地点等。

见到或听说有好的唱片版本,如果暂时得不到,把情况记录下来,将来关注着。等有机会听到了,就不会错过。

听到艺术家的消息,包括唱片出版发行消息,只要是自己感兴趣的,记录下来,日后随时可以查询。

例如Sir Colin Davis指挥录制Händel之Messiah多次,由不同出版商录制出版,多数人不可能全都有机会听到唱片,而串流网站也未必能收藏全面。有人想对比这些版本各自风格、特点变化,就得自己关注、等待,说不定若干年后就等到了。

记录自己感兴趣的资料、情报、轶事,手写还是电脑打字存储,都随意。通常认为电脑存储便于查询。

如果多数资料都是现成的,随时查询网络、百科全书不就行了?需要长期建设自己的资料库吗?道理不深奥。个人查询网络、百科全书的相关资料,根本不可能全都查询遍、没有遗漏,而且查询过程也很费时间。所以,对于自己常用的资料,还是自己记录下来、形成自己的语料库,查询过程是不是快多了?网络大数据当然要经常查询,而自己的语料库也不可少,还得随时完善、成为终身习惯。

很多发烧友只欣赏,却不记录消息、不整理资料、不主动搜集情报,还嫌自己的学问进步太慢,多半因为心态不妥当、方法不对路。全靠脑子随时记忆,结果肯定是猴子搬苞谷,即使有收获,也是低效率的收获。

上一篇 下一篇
评论
热度(3)
©brahms | Powered by LOFTER